中國足球:新足協能真正改變麼?

最新消息,中國足球協會的第十二屆會員代表大會在10月16日舉行,宋凱當選為中國足球協會主席。這次足代會可謂是近幾屆最無趣的一次,沒有炒作,沒有爭議,候選人們也都沒有秀出自己的花樣。

回顧一下過去的足代會,2014年的會議上,蔡振華以“決心、信心、恒心”為口號,講述了他對足球的新認識和新思路。而2019年的會議則更讓人畏懼,陳戌源和劉奕們制造了不少轟動。

然而,如果回過頭看看過去兩屆足代會的意義和影響,我們會不禁唏噓。2014年的會議討論了《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(2014-2023)(討論稿)》,並在2016年推出了《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(2016-2050年)》。規劃中將中國足球的發展分為近期、中期和遠期三個階段。

寫在近期的目標中,包括實現保基本、強基層、打基礎的發展目標。雖然在這方面中國足球看起來做得不錯,但也存在不足,例如在打基礎方面,中國特色的足球管理體制和政策法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。換句話說,就是前任領導們沒有做到位。

而在中期目標中,規劃中提到中國足球要實現更強大、更有活力、更有影響力,進入世界強隊的行列。具體來說,就是要在短期目標的基礎上取得更大的進展,如提升足球產業規模和職業聯賽水平。然而筆者認為,目前中國足球的發展卻與規劃背道而馳。

這就引發了人們對新領導班子在下一步發展中的選擇的好奇。他們會堅持實現更強大、更有活力、更有影響力的目標,還是會回到保基本、強基層、打基礎的階段?這是個重要的選擇。尤其是對於新領導來說,他們有可能先要處理好2027年之前的問題,這也就意味著他們還需要再經歷一屆足代會。

在過去的歷史中,路線選擇通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比如上一屆足代會,中國足協整合內部機構,追求專業化管理,這與2014年的會議是不同的,體現了中國足協由近期向中期發展的決心。然而,這個"大躍進"最終以慘敗告終。固然,這其中也有疫情等客觀因素的影響,但更深層次的問題似乎是對自身定位和發展環境的認知不清。在經濟不景氣、賽事困難的時期,是否還有必要加大社會投入、完善管理體制、法律法規,並且繼續熱衷於男足和女足在奧運會和世界杯上取得好成績?

穩定大局才能穩定人心。中國足球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穩定。面對復雜、嚴峻和不確定的外部環境,我們需要冷靜從容,像“穩坐釣魚臺”一樣。在過去的三年中,中國足球缺乏的就是“穩定”。為了世界杯我們犧牲了聯賽,為了國家隊我們放棄了亞冠,同時還推出了各種新政策,結果卻遭遇了失敗。有時候,在變局中,保守一點並不一定是錯的。

如果新領導能夠考慮到這一點,那就是功德無量。現在的中國足球需要穩定。總結過去的經驗,解決當前問題,讓足球發展回到有序和正常的軌道上,也許看起來微不足道,但這才是未來四年的最重要使命。

相关阅读